每当回想起故乡,我脑海中除了浮现出那片广袤的黄土地和蜿蜒的长城,还有的就是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,那是记忆中最温暖、最亲切的味道,像一条无形的纽带,把我和故乡紧紧相连。
童年的夏天总是那么漫长而炎热,午后的太阳炙烤着大地,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,嬉闹着、欢笑着,满头大汗,好不快活。直到母亲在门口大声呼喊:“快回家吃饭啦,刀削面做好啦!”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停下游戏,飞快地跑回家。
那时的厨房,总是弥漫着一种独特的香气,那是面粉与水混合后所散发出的独特味道。母亲静静地立于案板前,双手娴熟地削着面。那把削面刀好似被注入了某种神秘力量,每一刀挥下,面条都好似被赋予了蓬勃的生命,欢快地跃动着,准确无误地跳入那口水花翻滚的锅中。削面的节奏时急时缓,一起一落间,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,一场静谧却又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在这狭小的厨房里上演,而母亲,恰是那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,所有的一切在她的指挥下变得这般协调而有趣。
锅里的面条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熟透,一根根悠悠地漂浮上来。母亲手脚麻利地将它们捞起,盛入那个硕大的碗中,然后码上几片绿油油的菠菜,舀上一勺香气扑鼻的酱汁,最后再豪爽地加上一大勺滋滋冒油的肉沫,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刀削面便大功告成。
吃刀削面时,我总是喜欢大口大口地吃,感受面条滑溜溜地在嘴里翻滚,携带着其独有的劲道和韧性,配合着香浓醇厚的酱汁以及喷香诱人的肉沫,每一口都令人沉醉其中。那种超乎寻常的满足感,从舌尖飞速蔓延至心头,不但温暖了我的胃,更深深地暖了我的心。
长大后,我离开故乡,来到大城市求学。每当忙碌的科研让我感到疲惫时,我总会不自觉地怀念起那碗“母亲”牌刀削面。于是,在异乡的街头巷尾,我总是会去寻找山西的面馆,满怀希望地走进去,点上一碗刀削面,试图找回记忆中的味道。然而,无论面馆的厨师技艺多么精湛,那碗面总是缺了点什么。许是缺少了母亲的爱,缺少了故乡的水土,缺少了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。
每次回到故乡,母亲总会说:“上车饺子,下车面。妈今天给你做你最爱的刀削面。”当那种熟悉的味道再次在空气中弥漫开来,那一刻,仿佛时光从未流逝,一切都回到了从前。
现在,很多人图方便,使用机器削面。但是机器做出来的刀削面,远远不及手工削面,更无法与母亲削出的面相提并论。机器做出的面条缺少了那份手工的温度和情感,在这场科技与传统的较量中,传统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出。
那碗记忆里的刀削面,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柔的牵挂,它不仅仅是家乡的一道美食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承载了祖祖辈辈的记忆和情感,承载了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,承载了我对亲人的无限思念。无论何时何地,当我想起那碗面,心里便会涌出一股暖流,仿佛置身于故乡的怀抱,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力量。
(作者单位:国贸公司)